你留心过上海郊区的房子吗?

有的房子四面环河,有的房子过了三道门还看不见主厅,有的房子雕梁画栋,仿佛是微缩版的江南园林……

传统建筑的呈现形态,背后有极为复杂的行政建制、地形地貌、物产经济、水系交通等各方面原因。最近,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会同相关部门,对上海郊区千余处乡村建筑进行梳理,形成了调研成果《上海江南水乡传统建筑元素普查和提炼研究》。

研究认为,上海郊区的传统建筑,主要受到四个文化微区域背景的影响:冈身松江文化圈、淞北平江文化圈、沿海新兴文化圈、沙岛文化圈。

这四个文化圈分别在哪?这些区域的传统建筑分别呈现出何种样式?

冈身松江文化圈:上海最“古”,江南水乡宅院特征显著

所谓“冈身”,指的是上海的一条古海岸线:沿嘉定外冈、嘉定南翔、闵行马桥、奉贤柘林一直到金山漕泾。

早在六七千年前,在长江和海水交互作用下,在如今上海地区的西部就发育出了这条“冈身”线。“冈身”以西是上海最早成陆地区,属于太湖平原的一部分,孕育了辉煌的上海古文明;“冈身”以东以前多为茫茫大海,汉唐以后才逐步成陆,形成现在的市区和浦东。

以“冈身”为重要标志物,冈身松江文化圈即为现松江、青浦、金山、闵行的浦西部分。

这片区域由于受到黄浦江及其支流的影响,地势低洼,分区明显,适宜农业但易受水灾。在建制上,这片区域和松江府关系紧密,地理环境、物产经济与太湖水域的水乡地区很相似。这些特点对这片区域的村镇体系、建筑格局等都有决定性影响。

处于该文化圈内的传统建筑,在布局、仪门、梁架、木雕等方面都受到苏式民居的影响,具有江南水乡集镇市街与宅院的共性特征。比如在空间方面,无论多小的用地都有向内的庭院作为中心,向内开敞、向外封闭,金山张堰政安弄的“走马楼”(四周都有走廊可通行的楼屋)就是一例。另外,该区域内传统建筑的木雕位置、性质也和苏州民居几乎一致。

这片区域港汊纵横,以自耕农和手工业结合的家庭经济为主,因此乡土民居“四落厍”在建造和使用上以核心家庭为基本单位,形式上和浙北平湖一带趋于一致,目前主要分布在金山、松江浦南地区。

淞北平江文化圈:农家小院“书卷气”浓郁

淞北平江文化圈主要以吴淞江以北的嘉定、宝山为主,历史上曾归属苏州平江府管辖,自宋嘉定十年(1217年)开始属平江府,元代属平江路,明代改称苏州府,处于姑苏文化的边缘地区,受姑苏文化影响较多。

历史上的嘉定、宝山地区,教化传统风气浓郁,士绅文化突出,这点从嘉定孔庙即可略见一二:嘉定孔庙是目前国内比较完整的孔庙之一,有“吴中第一”之称。明清时期,该区域有大量关于士绅为本地百姓争取利益的记载。这种士绅文化,影响了该区域的建筑审美取向。

简洁、敦实、含蓄、“内有乾坤”,是士绅宅院的文化特点。宝山、嘉定的典型民居有不少是大开间宅院,虽然外立面朴实简洁,但内院进深达数进,每进院落均设仪门。嘉定地区沿用传统苏式仪门较多,宝山则多采用墙门。仪门之上石雕、砖雕精美,多为书香礼仪等文化主题,艺术价值较高。

嘉定、宝山地区的传统建筑,部分堂屋正厅步柱不落地,用短柱代替,短柱的端部雕有花篮,称为“花篮柱”,这种厅也叫“花篮厅”。这样的做法既扩大室内空间,显得高敞,又增添了装饰性,兼具实用和美观两种特性。如今,在嘉定娄塘地区敦谊堂就设有花篮厅,嘉定外冈葛隆村的民居转角采用花篮柱,雕柱精美,体现了苏式园林建筑的特点。

沿海新兴文化圈:中西合璧,杂糅各地建筑元素

沿海新兴文化圈处于黄浦江以东、以南区域,主要包括浦东、奉贤和闵行的浦东部分,属海岸线逐步淤积外拓地区。该区域历史上以盐业、渔业为主,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地域经济,近代以来因航运商贸经济发展,接受外来文化影响较多。

南宋乾道海塘的修筑,奠定了浦东主要城镇的地理位置,如川沙、祝桥、南汇、大团和奉城等均分布在这一海岸线上。为了管理沿海岸线分布的大量盐场,产生了新的专业机构:团和灶,新场、大团、六灶等地名便由此而来,此衍生出了新的社会关系和管理机制。

上海沿海岸线的村镇传统建筑,整体以泛江南区域的水乡民居风格为主体,但因成陆较晚,基于自身发展的经济、社会、文化成因,形成了沿海岸线的街巷、院落特征:对外来文化兼容并蓄,杂糅各地建筑元素。

比如,在浦东的高桥、川沙等地,传统建筑受上海近现代发展影响,装饰元素中西合璧。建于上世纪30年代初的特色老建筑——仰贤堂建筑面积约1000平方米,主楼约640平方米,就是一栋中西合璧的砖木结构建筑。

另外,由于受到不同历史成因及水网分布特征的影响,沿海岸线村镇空间分布呈现出不同模式:有古代出于军事用途建造的卫所城镇,十字主街构成街巷主体格局,比如川沙、奉城;有民居沿弯曲河道两岸分布,空间肌理自然舒展的带状集镇,比如青村、高桥、庄行;也有街巷布局沿河道一字排开,形成自由布局的线形村落。

沙岛文化圈:每栋农宅都有自建“护城河”

沙岛文化圈以崇明为主,为典型的沙洲岛屿地貌。在上海长江大桥通车以前,崇明岛对外交通皆为水路,这种独特的地理条件让崇明的农村房屋具有鲜明的地域和时代特色。

最有特色的一点,当属传统农耕文化智慧的体现:宅沟。

为了抵御水患,崇明在发展过程中广筑官坝,逐步稳固土地,避免水文灾害。除了水利作用,对于曾受倭寇袭扰的崇明而言,开挖河沟高筑土坝,能提供类似“护城河”的防护作用。

另外,崇明百姓发现,宅沟的好处并不只是提供安全保障:宅沟里的水,可用于救援失火;宅沟里还可以进行鱼、鸭养殖。因此,在崇明农村地区,传统民居边多有宅沟:经济宽裕些的人家,宅子四周有四条宅沟环绕;经济拮据些的,就只开掘东西向的一条宅沟。这充分体现了传统建筑因地制宜的特点,也展现出有别于其他地方的质朴乡土建筑特征。

在崇明盐碱土壤影响下的木棉作物种植,使得家庭纺织在崇明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以前每家每户都有纺织土布的需求。为解决生产工具搬运的问题,崇明传统民居的灶间户门往往以可拆卸的“窗+固定扇”满足织布机临时进出的需求,一旦要把织布机搬到室外,门、窗都可卸下。

研究认为,上海乡村地区传统建筑离不开江南文化的底蕴,同时上海自身具有包容性的海派文化也对传统建筑形态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次调研成果,可为上海乡土建筑风貌传承、乡村建筑设计创新等提供文化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