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浦滨江毛麻仓库门前竖起了以宇宙天体为题材的大型装置作品“海上生明月”,摩登又震撼;数以百计真实的普通演员的身体局部被重新进行拼贴组合,硕大的“贝克汉姆”和“科比”,让人思考不禁思考“关于身份的生产与消费循环”;在全国25个省35个城市为1600人免费拍摄过“全家福”“结婚照”“朋友留影”等大量趣味横生照片的马良的“移动照相馆”索性直接开进了展厅,作品与空间相得益彰……今天下午,“遇见未来·上海维度——2020上海国际摄影节”将于毛麻仓库正式开幕。

在未来两周内,位于仓库一层至三层的主展览“第十五届上海国际摄影艺术展览”,将通过“社会与生活”“时尚与当代”“跨界与融合”三大版块,聚焦“摄影之后的摄影”,探讨摄影的超美学意义。位于四楼的特别展——第五届上海市青年摄影大展,则将让我们见识到20位上海青年摄影师的思考、探索和表达。

彼时,此刻

2009年,王骏华拍下北苏州河路上的原上海总商会、长宁路的原圣玛莉亚女中、白漾一弄的原赵宅……“2008年,我开始使用大画幅胶片拍摄记录上海的老建筑,当时上海即将迎来一场举世瞩目的盛会,我有种预感,不少老街道、老建筑会面临改造,所以想用相机尽可能地记录下它们相对原始的面貌。”2019年,那场万众期盼的盛会已过去了近十年,王骏华背起大画幅相机,装上彩色底片,再次寻访当年拍过的那些老建筑,“想看看它们都经历了哪些变化。”于是,在我们看到,总商会旧址被修缮一新,旧女中身后矗立起大型商场,而白漾一弄如今已从上海地图上消失了。王骏华呢喃道:“十年光阴,弹指之间,斗转星移,物非人亦非,不知此时此刻的它,可还保有彼时彼刻的遗韵?”图

不见,看见

上海户籍人口约1450 万人,其中残疾人占比近4%,在这些残疾人中,近一半是肢体残疾人,但似乎在城市中,我们很难捕捉到他们的身影。“但是真正走进他们的世界,你会发现一颗颗如金子般的心。”摄影师秦战这样说,“每一位残疾人都是不幸的,但是他们都有着一颗热爱生活的心,他们也渴望正常的生活和平等的对视。”

秦战选取了静安区肢残人协会下的9个家庭作为拍摄对象, 让我们看到了他们生活中最真实的一面。他们与家人一起,用亲情消融身体的创伤;他们彼此鼓励,用友情化解生活的不悦;他们中的一部分,还是群体中的引领者,带领着同胞与病魔抗争。影像是黑白的,但他们跃动的生命之力,却是彩色的。

武汉,上海

展厅里,还有一组叫作“援鄂“的黑白照片特别令人印象深刻。“我们邀请到了30 位上海医护人员,三天里,摄影师郭一与钢琴家孔祥东一起,为这些上海援鄂医疗队队员们创作专属于他们自己的乐曲和肖像照。当孔祥东用黑白琴键创作出一首首音乐之后,郭一便用黑白影像,去捕捉一张张纯粹的脸庞。”策展人这样介绍。郭一自己介绍说:“影棚就搭建在钢琴旁,一张黑幕、两盏灯,有一束光打在被拍摄者的脸上。人的存在,就是光的明暗交界线。在这个拍摄项目中,医护人员就像游走在这条线两端的人,他们勇敢地走进黑暗中去, 就是为了给我们光明。“镜头中,他们有的眼神坚定,有的包含沉思,有的隐藏着痛苦。郭一说自己尽量不去干扰,“只用镜头忠实记录”。

过去的这大半年,还有另一个群体也有点特别。超长寒假、网课、神兽......都是疫情中被频繁提到的关键词。“疫情暴发以来的几个月,作为一名摄影记者,也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 我持续地关注着这一群体,记录下他们宅在家以及口罩下的生活。”晚报摄影记者周馨的镜头对准了“疫情下的孩子”,不论是上网课、宅家的无序混乱状态,还是不得不戴着口罩的日常活动,以及复课返校后的非常态生活......她说,在这庚子年的春夏里,孩子们度过了他们此生最特别的一段时光,“这一切都是值得记录的特殊时期的特殊画面”。

此次影展由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政府、上海市摄影家协会联合主办,将持续至2020年10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