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上海刑事案件智能辅助办案系统”(简称“206工程”)之后,11月30日,“上海民商事、行政案件智能辅助办案系统”(简称“206”工程民、商事版)在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试运行上线。
 
“上海民商事、行政案件智能辅助办案系统的研发工作,找准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和民商事、行政案件审判实践的融合点,切实发挥其在推进案件繁简分流,提高审判效率,辅助法官归纳争议焦点、采信证据、认定事实、适用法律、公正裁判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上海高院院长崔亚东介绍道。
 
据悉,“206”工程民、商事版的研发任务从今年8月18日开始启动。为保障系统的顺利开发,“206工程”办公室专门下设了民商事行政业务组、技术组、综合组等,并建立相关研发会议联络制度。此次系统首批开发了6大类8个案由,覆盖了民事、商事、海商、金融、知产、行政全领域,其中既有案件量较大的案由,如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纠纷、信用卡纠纷,也有体现上海特色的案由,如融资租赁合同纠纷、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等,共有44名法官作为专业组成员参与了8个案由的开发。
 
“根据8个案由开发的先后顺序,现在我们将分三批进行试运行:11月30日,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案由试运行;12月底,信用卡纠纷、政府信息公开两个案由试运行;其余5个案由将在明年一季度开始试运行。”上海高院信息管理处处长曹红星告诉记者。
 
此次研发的“206”工程民、商事版建立了办案要件库、证据规则库等12个大数据资源库,搭建了以神经网络、机器学习等技术为基础、结合一线法官审判经验的人工智能支撑平台,启动了案件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的基础支撑平台运行,并开发了包含27项系统功能的智能辅助办案系统软件。该系统功能设计以案件诉讼流程为横轴展开,根据案件进入法院的先后顺序分为诉前立案阶段、诉前调解阶段、庭前阶段、庭审阶段、评议阶段、裁判阶段共计六个阶段。纵向则是系统在每个阶段的具体功能,总计27项功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遵循司法规律,把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和现代科技应用结合起来,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当前,上海正深入推进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全市法院将把握深化改革的良机,加快对系统研发应用,不断提升司法质量、效率和公信力。”崔亚东表示。